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梦想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完整阅读

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完整阅读

鸡飞蛋打之无对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热门小说《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》是作者“鸡飞蛋打之无对”倾心创作,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。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董卓李儒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荀彧,字文若,才华过人,士人皆称颂其有王佐之才!历史上,他举孝廉出身,任守宫令,因涉嫌谋划行刺董卓,而被下狱。但因查无实证,在荀家尽力营救下,终于从天牢脱身。其后他投奔曹操,官至侍中,授尚书令,封万岁亭侯,居中持重十几年,处理军国事务,被人敬称为“荀令君”。荀彧对曹操贡献很大,战略上,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......

主角:董卓李儒   更新:2024-05-14 13:2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董卓李儒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完整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鸡飞蛋打之无对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热门小说《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》是作者“鸡飞蛋打之无对”倾心创作,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。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董卓李儒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荀彧,字文若,才华过人,士人皆称颂其有王佐之才!历史上,他举孝廉出身,任守宫令,因涉嫌谋划行刺董卓,而被下狱。但因查无实证,在荀家尽力营救下,终于从天牢脱身。其后他投奔曹操,官至侍中,授尚书令,封万岁亭侯,居中持重十几年,处理军国事务,被人敬称为“荀令君”。荀彧对曹操贡献很大,战略上,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......

《三国:我,董卓,开局被貂蝉灌醉完整阅读》精彩片段


天牢。

这是关押朝廷钦犯的地方,历来进入天牢者,若没有天大的关系,是难以活着离开的。

走进天牢,一股腐烂夹杂着血腥的令人作呕气味扑面而来。

这里仿佛是一个已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,一墙之隔,墙外阳光明媚,牢内腐烂发霉。

时已至晚,一丝丝寒风从墙体的缝隙处吹进来,发出“呜呜”的惨呼声。

凉风吹起落地尘土,飘荡在半空中,弥漫了整个地牢,夹杂着酸臭糜烂腐朽的味道,渗透进每一个囚犯的心里,恐惧莫名。

在这寂静的黑夜里,突然的一阵叮当作响,或某个囚犯的不甘嘶吼,便犹如唤醒了沉睡多年冤魂厉鬼,刺痛你的耳膜,只有渗进心扉的黑暗是你永远的伙伴!

位于牢房内部的一间囚室内,一个长袍儒衫的年轻人,正对一尺见方的窗户怔怔发呆。

不同于其他囚犯的恐惧和疯狂,他的脸上大体维持着平静。

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,似乎才能隐约透露出他的真实心情。

哒哒哒!

囚室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年轻人闻声转过身来,但看到来人却顿时瞳孔一缩:“董卓!”

“哈哈哈,文若先生,旬日不见,可还安好?”董拙哈哈笑道。

荀彧,字文若,才华过人,士人皆称颂其有王佐之才!

历史上,他举孝廉出身,任守宫令,因涉嫌谋划行刺董卓,而被下狱。

但因查无实证,在荀家尽力营救下,终于从天牢脱身。

其后他投奔曹操,官至侍中,授尚书令,封万岁亭侯,居中持重十几年,处理军国事务,被人敬称为“荀令君”。

荀彧对曹操贡献很大,战略上,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,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,包括“深根固本以制天下”、“迎奉天子”。

战术上,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,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,险出宛、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。

政治上,为曹操举荐了钟繇、荀攸、陈群、杜袭、戏志才、郭嘉等大量人才。

同时,他还出身世家大族颍川荀氏,乃是荀子之后。

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,号为神君。

荀淑有八子,号称八龙。

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,叔父荀爽曾任司空。

因为荀彧的投靠,缓和了曹操与世家大族间的矛盾,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。

只可惜,他太过忠于汉室,反对曹操称魏公,被曹操逼迫,服毒自尽。

获谥为“敬”,后追赠太尉。

董拙真没想到,自己手中竟然还有这位大才!

只能说,在董卓心中,荀彧实在没什么分量。

这也很正常,虽然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,但这种才名,不过是士族间为壮名望,相互吹嘘而已。

能够成名的,倒也算是一段佳话。

但绝大多数,日后都是寂寂无闻。

便如当初与诸葛亮齐名的那几个家伙,除了诸葛亮成就了功业外,其他人哪有什么建树?

但董卓不在意,董拙却在意。

来自后世的他,哪里会不知道荀彧的能力?

再加上荀彧出身世家大族的身份,对此时的董拙来说,可谓是最合适不过的手下。

所以在系统列表中发现荀彧的信息后,董拙立刻便赶来了天牢。

荀彧神色微变,董拙的忽然到来,给了他很大震撼。

他在董拙眼中,应该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角色,董拙怎么会突然来看他?

而且最重要的是,他刚刚得到消息,家族营救他的事已经初见成效了。

因行刺的事查无实证,而且他也不受重视,所以在家族大量金银砸下去后,他很有希望离开天牢。

所以此事万万不能引起董拙的注意。

想到这里,荀彧的神情顿时变得恭敬起来,深施一礼,道:“学生见过太师,得太师挂念,学生感激不尽!”

“哈哈,文若多礼了,快快请起,本相素来最喜欢文若这等年轻才俊。只是因为文若牵涉进谋反大案,这才不得不将文若下狱,但本相心中却是始终信任文若,这段时间让文若受苦啦!”

董拙满脸悔恨,然后看了眼囚室内的环境,又对身边的狱卒吼道:“混账东西,本相千叮咛万嘱咐,跟你们说文若先生是无辜的,让你们一定要照顾好文若先生,可你们竟敢如此慢待文若先生,当真该死!”

“太师饶命,太师饶命,小的该死,求太师恕罪啊……”狱卒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,面色惨白的哭嚎道。

董拙面无表情,冷冷说道:“推出去,斩了!”

“喏!”

两个侍卫上前,押着狱卒双臂,将他向外面拖去。

“啊,太师饶命,太师饶命,小的冤枉,小的冤枉啊!”狱卒被吓得魂飞魄散,疯狂求饶道。

两个侍卫看了眼董拙脸色,见他毫无反应,顿时不再迟疑,继续拖着狱卒向外走。

终是荀彧面露不忍之色,求情道:“太师身份高贵,何必与这等小人一般见识,还是饶他一命吧。”

“唔……”董拙脸上露出沉吟之色,然后挥了挥手道,“既是文若先生替你求情,那本相就留你一条狗命,还不快谢谢文若先生的救命之恩。”

“啊!”狱卒险死还生,大脑在瞬间处于一片空白中,半响才反应过来,然后磕头如捣蒜:“多谢太师,多谢太师不杀之恩。多谢文若先生,多谢文若先生为小人求情,小人此生无以为报,来生必做牛做马报答先生。”

“狱卒快快请起,不必如此,此事原来与你无关,你只是是我拖累,若再如此,当真让我无地自容了。”荀彧叹道。

以他才智,自然能够看出来,方才董拙只是故作姿态,其实根本没打算杀这狱卒。

只是以此为理由,故意卖他人情而已。

他并不想要这个人情,但上位者的人情,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要,就能不要的。

尤其董卓残暴多疑,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教天下人负我。

他给出的人情,若是自己不接,只怕顷刻就有杀身之祸!


龙椅上,

从董拙开始说话,便一直扮演透明人的刘协此时更加手足无措了。

他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道:“各,各位,各位臣工,杨太尉,你们这是干什么,你们这是要弃朕而去吗?朕离不开你们啊!”

“陛下勿忧,朝中有太师主持大局,自然平安无事。老臣无能,无颜继续侍奉陛下,只能告老还乡,日夜祷告,为陛下祈福,愿陛下早日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……”

杨彪演技精湛,一秒入戏,只是低头抬头的时间,已经两眼湿润,两行热泪沿着脸颊缓缓流下。

身后文武百官皆被这情形刺激的热泪盈眶。

有的已经开始抱头痛哭,还有的站起来痛骂董卓奸贼,祸乱朝纲,目无法纪,该当处死。

哭可以,但骂董卓不行。

看到有官员骂董卓,立刻便有侍卫过来,准备将这些官员带走。

但这些侍卫的行为,被董拙制止了。

董拙挥了挥手,示意他们退下。

杨彪看到这一幕,顿时心中一安。

看来董卓并没有失去理智,也没决定对文官势力动手,今日之事,至少有八成胜算!

董卓面无表情的坐在金椅上,看着下方群臣的表演。

直到大庆殿中混乱持续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,群臣的哭嚎声从高昂变的低沉,才慢条斯理的说道:“陛下,老臣发现一人,有经世之才,想举荐给陛下,还望陛下能够见上一见。”

“不,不,不知太师要举荐何人,朕,朕,朕望眼欲穿啊!”正在感伤哭泣的刘协听到董拙说话,连忙抹着眼泪说道。

他心里还是很有点逼数的,百官过的不开心,可以选择离朝。

董卓不会跟天下所有世家大族结成死敌,所以不会阻止官员离朝。

但他这个皇帝可是跑不掉的。

百官在朝,他要被董卓欺压。

百官离朝,他更惨。

到时失去利用价值的他,还指不定是什么下场呢。

为自家生命安全计,讨好董卓是必须的。

董卓呵呵笑道:“此人就在殿外,请陛下宣他进来吧。”

“快宣太师举荐之人进殿!”刘协闻言,连忙对身边的小黄门道。

“喏!”

小黄门更加不敢耽搁,连忙一路小跑着出去。

朝中百官被这一幕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不少正在哭泣的大臣,甚至为此忘记了继续哭。

杨彪更是满脸懵逼的看着董拙,搞不清他在在玩什么名堂。

这货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!

不过他们并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,因为殿外很快传来小黄门尖锐的声音:“陛下有旨,宣太师举荐之人进殿!”

随后一位长身如玉,身穿儒袍,面色儒雅的青年,从殿外不疾不徐的走进来。

青年在大殿正中跪下,恭敬的对着刘协拜了三拜,然后朗声道:“罪臣荀彧,拜见陛下,拜见太师!”

“荀彧?”

“可是颍川荀家嫡子?”

“他怎会出现这里?”

“听闻前些日子,他因为涉嫌行刺太师,已经被打入天牢了。”

“但看今日情形,可不像是要处罚他的样子啊!”

“难道他投靠了董卓?”

“不可能吧,颍川荀氏,那可是东汉顶级世家呀,荀彧作为荀家嫡子,岂会从贼?”

“不可能,不可能,荀家绝不可能投靠董卓的。”

“可若非如此,今日之事,作何解释?”

“或许,是荀家为了让荀彧从天牢脱身,才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。”

“各位,不管是荀彧投靠了董卓,还是荀家与董卓达成了某种协议,但只要荀彧站在这里,那就代表着……”

“不错,看来董卓并没想对整个朝臣集团动手,他抓捕袁隗,或许只是跟袁隗的个人恩怨!”

“嗯,前几日还听说他与蔡邕联姻,准备应蔡邕所请,释放王允。”

“看来太师却是有意与朝臣缓和关系,只是突然出现了袁隗的事,才会让这件事变的扑朔迷离,我们可能上当了!”

“各位,我觉得此时说这些都还为时过早,具体情况还要看太师对荀彧如何安排。”

“额,我们出来请辞,是不是太冒失了。”

“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?”

“这么多人看着呢,出来又回去,这不太好吧。”

“现在哪还顾得了这么多?你真想离朝啊!”

“呃,说的也是,那你先回去吧。”

“少特么废话!要走一块走!”

……

荀彧的出现,无疑让众多大臣震惊。

这些大臣宦海沉浮多年,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,很快就联想到很多东西。

于是,无数大臣开始相互对视,眉目传情。

更有不少大臣悄无声息的起身,默默退回原来的行列。

这些退回去的人,本来还是有些犹豫的,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,这会不会太丢脸了。

但他们很快发现,要退回来的人,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多。

于是那些犹豫的也就不再犹豫了,纷纷起身退回去。

很快,大庆殿中便只剩下杨彪和十几个铁杆嫡系继续跪在那了……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