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人们年轻得多,经验也不足,甚至还有些人对他怀有轻视的态度,认为他不过是靠关系才得到这次机会。
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这种局面,否则不仅影响项目的进度,更有可能让自己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。
面对这些质疑和挑战,周明决定采取一种柔和的方式,与工人们建立信任。他开始主动和工人们聊天,询问他们的想法和建议,并对他们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帮助。他深知,只有赢得工人的信任,才能真正将他们团结在一起。
几天之后,工地上发生了一件小意外——一名工人在搬运钢筋时不小心滑倒,手臂受了轻伤。周明第一时间跑过去,安抚了受伤的工人,迅速组织其他人帮助处理。随后,他亲自将那名工人送去医院检查,并替他支付了医疗费用。
这件事在工人中间迅速传开,大家对周明的印象也随之改观。渐渐地,工人们开始愿意听从他的指挥,对他的安排也变得更加配合。周明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,尽管每天的工作依旧繁重,但他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感到无助,而是愈发充满信心。
然而,管理工作远不止与人打交道这么简单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周明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施工材料的短缺。一次例行检查中,他发现水泥和钢筋的库存不足,而这些材料是工程进度的关键,若不能及时补充,工期很可能会被耽搁。
周明立刻联系了供应商,却被告知材料运输出现延误,最早也需要三天才能送到。这个消息令他感到无比焦虑,因为根据计划,三天后他们需要完成一段关键墙体的浇筑工作,任何延误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后续进展。
他思索片刻,冷静下来,迅速制定了一个应急方案。他安排工人们先处理其他不受材料影响的施工环节,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完成能够进行的工作。同时,他与供应商保持联系,要求对方尽最大努力提前送货,并承诺会支付额外的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