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初夏秦阳的武侠仙侠小说《众星捧月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知蓝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谁说不是呢,原以为市场放开老百姓日子会好过一点,今年上半年种菜的确实也赚了不少,结果下半年种菜的太多,什么菜都不值钱,这么好的豆角两分钱一斤,到我们手里也不一定能卖出去,旁边那个库昨天收的菜,现在还剩半库呢。”李健一脸的无可奈何。他们菜站也需要盈利,如今菜价便宜,就算收上来的菜翻番往外卖,也赚不了多少钱。更不要说菜农手里的菜太多,夜市那边都成堆的卖了,菜站的销量大打折扣。林初夏没再和他讨论现下的菜价,买了5斤韭菜、5斤芹菜还有10斤大葱,临走前给了李健一兜肉包子。这肉包子李健拿着烫手,5斤韭菜、5斤芹菜、10斤大葱加起来也没多少钱,更何况他心里有点小九九。自己升职这事儿林初夏不知道怎么回事,自己心里清楚,找他买菜给个优惠价更算不上...
《众星捧月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“谁说不是呢,原以为市场放开老百姓日子会好过一点,今年上半年种菜的确实也赚了不少,结果下半年种菜的太多,什么菜都不值钱,这么好的豆角两分钱一斤,到我们手里也不一定能卖出去,旁边那个库昨天收的菜,现在还剩半库呢。”
李健一脸的无可奈何。
他们菜站也需要盈利,如今菜价便宜,就算收上来的菜翻番往外卖,也赚不了多少钱。
更不要说菜农手里的菜太多,夜市那边都成堆的卖了,菜站的销量大打折扣。
林初夏没再和他讨论现下的菜价,买了5斤韭菜、5斤芹菜还有10斤大葱,临走前给了李健一兜肉包子。
这肉包子李健拿着烫手,5斤韭菜、5斤芹菜、10斤大葱加起来也没多少钱,更何况他心里有点小九九。
自己升职这事儿林初夏不知道怎么回事,自己心里清楚,找他买菜给个优惠价更算不上帮忙。
林初夏却不以为意,让他帮忙尝尝味道,提提意见,她好进一步改进。
话都说到这儿了,李健也不好再推辞,想着以后俩人还得共事,大不了以后的菜价他多给优惠一点。
出了菜站,林初夏又去了肉铺,拿了事先定好的5斤肉。
这个季节,又没有冰箱,所有的肉菜只能当天买当天卖,甚至还不能剩下包子。
买好东西后回家先是择菜剁肉馅儿,秦母不忙的时候就会帮着她择菜,就连小壮壮都习惯帮她忙了。
每次蒸包子小家伙忙前忙后的,不是帮忙填柴,就是帮忙拿东西,还会鼓着小腮帮子夸她做的包子好吃。
有小家伙在,林初夏干事都不寂寞,那讨人的小模样还能给她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。
人类的幼崽果然是最可爱的。
秦母看着她满眼的温柔,一边择韭菜,一边笑呵呵的开口,“阳阳去单位也半个月了,不知道过年能不能回来,他有没有跟你说家里不忙的话让你去那边看看呀?我听说家属是可以过去住几天的,万一怀上了,壮壮就有伴儿了。”
前半句话林初夏还没听出什么,到最后脸色大窘。
合着不管是秦阳回来,还是她去他单位,就是为了撒个种呗。
林初夏虽然喜欢孩子,却从没想过她和秦阳的孩子。
上辈子她是落水伤了身子确诊不能生育的,可在落水之前她和李光远结婚一年多也没怀上孩子。
这辈子新婚那几天她和秦阳也没做任何措施,前天她刚来了大姨妈,所以孩子的事,她的态度就是随缘。
“妈,我现在生意刚起步,要孩子的事不着急。”
林初夏怕婆婆着急,只能这样安慰。
秦母想得开,“生意什么时候都能做,我现在还能动,等你们有了孩子我给你们带,你再去做你的生意,什么都不影响,再者阳阳那里有工资,你就算不做生意不赚钱,也能养活你们,他是男人,就该他赚钱养家。”
壮壮在一旁好奇的眨着大眼睛,“小婶婶,你是有小弟弟了吗?可我想要个小妹妹,我爸一直说要让我妈给我生个小妹妹,可到现在小妹妹也没生出来,一定是我妈妈太笨了,小婶婶,你这么聪明,能给我生个小妹妹吗?”
秦母笑着拿手指点着壮壮的小脑门,“想要小妹妹让你妈给你生去,你小婶婶可不一定想要女儿。”
如今计划生育越来越严,秦阳还是上班的,万一真的只生一个就不让生了,还是生个儿子好。
林初夏不知道老人的想法,只觉得壮壮古灵精怪的可爱。
几个人正说着话,院门外自行车铃铛清脆悦耳,“林初夏,有你的信。”
“准是阳阳来信了,”秦母笑呵呵道。
秦阳每个月都会往家寄钱,邮递员是负责给这片送信的,一看地址就知道是老秦家,每次都是直接送到家门口。
林初夏连忙洗了洗手,出门拿信,除了信,还有一张汇款单。
林初夏看了一眼上边的金额,一头的黑线,60元。
这家伙是不花钱了吗?只留了三块钱,其他全给她寄来了,不过心里却有一丝感动。
两辈子都是别人从她这里要钱,只怕要少了,不管她给多少,都满足不了那群吸血鬼。
如今却有一个人处处想着她,宁可自己过得紧紧巴巴,也不愿意让她委屈。
哪怕她如今有了包子生意,并不需要这60块钱,也觉得这钱放在手心里沉甸甸的。
“先去看信,这点韭菜马上就择完,你就别下手了,”秦母催促着林初夏进屋。
林初夏不好抹她的好意,她要对信不感兴趣,指不定老人会多想,只道,“那行,谢谢妈了。”
进屋把汇款单放在一边,直接拆开信,薄薄的一张信纸,写了半张多。
秦阳的字很漂亮,和他的人一样,刚劲有力,每一笔一画都充满力量感。
开头就是她的名字,林初夏。
林初夏无声的笑了笑,往下看信的内容,都是他在单位的一些基本日常,还有食堂的饭菜寡淡,说了她炸的肉酱和辣椒油很好吃,同事们也很喜欢,最后盼来信。
林初夏折上信,手指搭在桌面上一下一下的轻轻敲击。
这封信看似简单,都是写他的日常生活,可仔细琢磨又不简单。
“噗嗤”一声,林初夏这回低笑出声。
这个男人,确实有点孩子气。
这封信总的来说有三点:
一、他不仅想要她给他回信,还要她多多的给他去信。
二、想要她给他寄吃的。
三、如果可以的话,他甚至希望她去看望他。
男人这该死的胜负欲,这是又受了什么刺激,还是想和哪个同事攀比了?
林初夏找了个饼干盒子,把信和汇款单收好。
中午大哥大嫂没回来,这几天地里的豆角和茄子都下来了,两口子一大早就去地里摘菜了,就连秦父这几天也在帮他们忙。
开始两天摘完菜后直接去菜站交,这两天因为价格不好,大哥大嫂也不去菜站交菜了,直接拉着菜去夜市那边摆地摊。
林初夏吃完午饭就开始蒸包子,肉包子还是三大笼屉,韭菜馅儿包子和芹菜馅儿包子又各蒸了一笼屉。
大笼屉倒到小笼屉上,就是25笼屉,再加上炉子暖壶和其他的东西,拉了满满一板车。
下过雨的路不好走,林初夏走的很小心,到火车站的时候比往日晚了那么一会儿,结果就看到平日自己摆摊的位置上已经有人占了。
林家怡想到上辈子李光远也是从小本生意一点点做大的,她不知道林初夏和他是做什么生意起家,可看李家的条件也做不了什么大生意,或许真是卖菜起家,这么一想也点了点头,“那说好了,回头有了本钱你就做大生意。”
“那肯定的,咱们会越来越有钱的。”
这话林家怡相信,她是看过李光远富有的。
想到什么,伸出一只手,“那把原来我给你的钱先还给我吧,卖菜的生意有30块钱足够了,剩下的钱先放我这儿,正好我还要扯块布做身棉衣。”
李光远闻言微微一愣,伸手将人揽进怀里,“家怡,是这样,卖菜的生意是不需要多少本钱,可以后天天往县城跑,自行车肯定要买,正好李二狗愿意把他家自行车卖给我,我就买了。”
林家怡声音都拔高了两分,“外边那辆自行车是你买李二狗家的?多少钱?”
那辆自行车她认识,李光远娶她时就是骑的那辆。
原以为是李家的,前阵子被李二狗要回去了。
刚才李光远推回来,她还以为地里活干完了,李光远要带着她去县城逛逛,才借的自行车。
之前说好了,玉米施完肥就陪她去城里扯布。
李光远弱弱的伸出一根手指头,“100块。”
“100块钱?”林家怡腾的站了起来,“100块钱就买辆旧自行车?你知不知道一辆新自行车多少钱?”
李光远当然知道,“现在自行车也不是那么好买,咱们也没关系弄自行车票,就算二手自行车,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卖呢,也就我和李二狗交情好,他们家才愿意把车卖给我,我好不容易找到发财的门路,总不能因为自行车做不了吧?”
林家怡一脸的不情愿,“就算是这样,那你手里应该还有100块钱呢,你给我70。”
李家给她的聘礼都被李家两个女儿拿走了,她的新棉衣还没着落,原想着等李光远做生意有钱了再买,这下倒省事了,卖菜生意用不了多少本钱,她先扯了布做新棉衣。
李光远的眸光闪了闪,轻咳一声,“家怡,是这样,咱们俩结婚时为了给你凑聘礼,家里借了五十块钱,前阵子那家急用钱来家里讨债,我就先把钱还给他们了。”
林家怡这下是真不干了,“李光远,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?你竟然拿我的钱去赌你们李家的窟窿?那是我的嫁妆钱,拿出来给你做生意的,你竟然都没和我商量就给我花了?”
她推开李光远,一双眼睛都气红了,“我不管,你现在就把钱给我要回来,一分不差的给我要回来。”
李光远垂着眸子掩下一丝不满,再抬起脸,又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,拿过林家怡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脸上。
“家怡,我知道这事儿是我做的不对,你要生气就打我两巴掌吧,是我没本事,还要用你的嫁妆钱,可我能怎么办?我妈就我一个儿子,又是给我结婚借的钱,这钱我不还谁来还?我原想着尽快把生意做起来,到时候用做生意的钱去还账,谁知道事情就这么巧,到底还是动了你的嫁妆钱,我真是太无能了。”
他抓着林家怡的手,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。
林家怡缩回了手,早在他认错的时候气就消了大半。
这可是上辈子人人追捧,让人仰望的李总,此时在她面前说着好话,求她原谅,这样的落差,林家怡做两辈子梦都没梦到过。
他对她的重视,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。
且,虽说李光远拿了她的嫁妆钱去还饥荒,也正说明了他守信用,对整个家的责任心。
这些都是她早就知道的事,上辈子李家生意做的那么好,可不就是因为信用好。
李光远一直观察着林家怡的脸色,见她松动了,连忙道,“我找做生意的门路没跟你说,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,家怡,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,以后赚了钱都交给你来管,咱家的财政大权必须交到你手里,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。”
林家怡闻言心里最后那一点怨气也没了,“我知道你是讲信用的人,可你做什么事也该和我商量一下。”
李光远再次将人抱在了怀里,“这次是我不对,我心里从没把你当外人,就忘记跟你说一声了,你就别生气了,看你生气比打我两巴掌还让我难受。”
林家怡窝在他怀里,心里涌现一股甜蜜,觉得自己真不应该因为50块钱和他计较,想想李光远以后的成就,50块钱又算得了什么?
再者李光远对他如此重视,可比秦阳那个冷血动物强多了,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地方有了,接下来熟食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。
院子有些破旧,需要修整一下,既然小院的归属人是自己了,林初夏决定修整的时候一步到位。
这也是她有一些存款还直接贷了三千块钱的原因。
这样给出去房钱,再加上她手里的钱,足够她折腾的。
生意就是钱生钱,手里没了钱拿什么生钱?
苏文松有经验,林初夏让把他包子铺的活都交给了孙炳楠,专门盯着小院的修整。
用了两天时间,她把小院重新规划了一下。
正房屋顶破旧,有几处漏水的痕迹,直接重修了屋顶,屋子里的土炕也扒了,四间正房变成三间走一个门,一间单独走门,等以后发展起来,这里就是加工坊和办公室的布局。
院子两侧都起了厢房,东侧的厢房布置成员工宿舍,一间男一间女,西侧的厢房做大厨房。
最后整个院子用简易棚封顶,这样就算天气不好,也不会影响院子里生产。
同时,院子里搭大灶,水管下水道也需要重新铺设,还要有专门的清洗池。
还是那句话,做餐饮,必须要保证食品卫生。
这种肉食类,生熟分离,生肉处理后的废水都要及时排干净。
虽然用林初夏后世的眼光看,这样的布局还是简单了一点儿,不过在这个时期已经算很好了。
小院那边修整着,包子铺这边也迎来了员工的好日子,发工资了。
一个50来岁的老大娘,身材比一般人胖点,皮肤有些黑,看起来还有点凶。
她面前小凳子上放着一摞笼屉,竟然也是在卖包子。
看到林初夏过来,老太太直接转了个方向,背对着她。
一旁卖花生瓜子卫生纸的刘大姐早就和林初夏熟悉了,过来冲老太太的方向抬了抬下巴,低声道,“你今儿怎么来晚了?地儿都被人占了,我跟她说那有人她也不听,还说他儿子在派出所上班,咱们惹不起,我看她就是故意占你地。”
林初夏笑着跟大姐道了谢,“随她去吧,我换个地。”
他们这种小本生意,许她做也许别人做。
火车站门口这边有做小买卖的,远没到找不着地方卖东西的地步。
刘大姐以为她小不懂,替她着急,“那位置你都卖那么长时间了,不说去坐火车的,附近住着的人都认你包的包子,这么让给她,不是让她现捡便宜吗?”
这么多地那老大娘为什么偏偏占林初夏的,还不是冲这个?
林初夏自然知道这个,只是,“咱们在这儿卖东西本来就是白占地,我就算找她理论也不占理,”有这时间还不如早点儿摆摊多卖两笼包子。
况且附近的居民老顾客认人,她就在旁边,还能看不见她?
林初夏没把这事放心上,找了对面的空位置摆好了摊。
孙大娘原以为那妮子会过来跟她抢地方,都想好了说辞,结果就看到对方在对面摆了摊,松口气的同时又一阵的不爽。
这些天她在附近转悠,看那妮子卖包子可不少赚钱,就想自己也蒸点儿包子来卖。
她是特意抢这个位置的,刚才有人来买包子,还问之前的是不是她闺女,她就说是她儿媳妇儿,结果那人毫不犹豫的买了五个肉包子。
还想着以这借口多卖点儿呢,她就摆在她对面,让她怎么卖?
果然林初夏摆上摊后,来往的旅客就都围着林初夏的包子摊儿买包子。
林初夏的包子在小炉子上温着,热气腾腾的散发着阵阵香气,可比老大娘的吸引人多了。
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愿意吃口热乎的。
刘大姐又转悠到林初夏身边,趁她不忙的时候笑着道,“还真是有你的,自从你出了摊,那老大娘一个包子都没卖出去,我看她脸都绿了。”
林初夏拿了一个韭菜馅的包子递给她,“今天蒸的素馅包子,你尝尝,韭菜鸡蛋的。”
刘大姐早就和她熟悉了,接过包子还抓给她一把瓜子儿,让她闲着的时候磕。
吃了一口包子,赞不绝口,“你这手艺还真是绝了,同样是韭菜鸡蛋馅的包子,我怎么就做不出来这个味儿?你是不是有什么秘方?”
林初夏点了点头,“我之前和一个老师傅学的手艺,那老师傅祖上听说是给王府做厨子的。”
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一方面是告诉对方,她的包子确实有秘方,就别问她怎么做的了,秘方肯定是不能随便外传的。
二来也是给自己的手艺打名声,眼下她卖包子,以后还会卖其他的食品。
不管什么时候,打广告都是最直接拉拢顾客的手段。
刘大姐一脸的艳羡,“你说我怎么就没有你这手艺呢,你看我一天到晚在这儿卖花生瓜子儿,到最后不如你两屉包子挣的多。”
火车站这边可不只有她一个卖花生瓜子的,本来就是个解闷儿的东西,也只有手头宽裕的人,会在上火车前买把花生瓜子儿,哪像这肉包子,只要吃饭就能买。
“姑娘,还有肉包子吗?”
俩人正说着话,有人站在包子摊前问。
林初夏一看,正是当初第一个买她包子的大哥。
“有啊,要多少?大哥出差回来了?一切都顺利吧?”
林初夏早就练就了看人的本事,当初这位大哥一身干净的中山装,提着公文包,多半是公干出差。
过去半个月又回来了,自然是出去出差了。
许昌平笑了笑,“借你吉言,挺顺利的,你这肉包子味道不错,给我来20个。”
林初夏利落的给他捡肉包子,顺便问他,“今天还有韭菜鸡蛋和芹菜鸡蛋的,素馅包子6分钱一个,大哥你要要一毛钱两个,要不要也尝尝?”
“那行,一样给我拿5个。”
30个肉包子,直接空了三笼屉,对面大娘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,直接开始吆喝,“肉包子,大馅肉包子,一毛钱1个,一块钱11个……”
许昌平递给林初夏三块钱,笑着道,“你这还有竞争对手了?”
这年头吃东西可不光是冲着味道,一块钱多给一个肉包子,不管味道如何,也有很大的竞争力。
林初夏找了他5毛钱零钱,无所谓的笑了笑,“市场开放了不就这样吗?人人都可以当家作主,人人也都可以做生意当老板,有竞争才能提高产品质量,有竞争市场才能良性发展,这是好事。”
许昌平不由的多看了林初夏一眼,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种觉悟。
他这次出差就是去北边大机械厂探讨新技术,如今市场开放,他们机械厂也在想着改革创新,如果再像之前那样固步自封,最后的结果只能被市场淘汰。
可偏偏很多人看不到这一层,特别是他们这种大厂,国家喂的久了,只会张着嘴吃饭。
“你这姑娘有点意思,我看好你。”
林初夏坦然接受了他的夸奖。
上辈子做了一辈子的生意,她早就看透了,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优胜劣汰,甚至在不触碰法律的前提下,使用一些小手段都是正常的。
如今的市场还没规范,火车站这边卖东西更没有什么摊位费,也就不涉及谁在谁的地方。
老大娘卖包子抢占市场太正常不过了,如果她的包子口味比她的好,抢走了客户,她甘拜下风。
反之,没有好的产品,竞争不过同行,早晚会被市场淘汰,根本用不着她费心思动手。
像今天,虽然多了两屉包子,还多了一个竞争对手,收摊的时间并没太晚。
主要还是这段时间的经营,有了不少老顾客。
卖完最后一笼包子,林初夏收拾了笼屉和小炉子,看到对面的老大娘守着她那一摞笼屉,眼巴巴的看着她,就差直说让她赶紧走了。
林初夏把东西装上车,和卖瓜子的大姐打了声招呼,这才蹬着板车离开。
地里的西红柿该摘了,秦父和秦大哥已经先去了地里,秦母在家等着林初夏回来,才带着她一起去了西红柿地。
整片地一亩多,因为过了旺季,这一茬顶多摘两架筐。
到地里的时候,秦父和秦大哥已经摘了一半,秦母和林初夏也进了地,4个人没到晌午整片地就摘完了。
摘完的西红柿可以交到县城的菜站,也可以等到傍晚的时候去县城固定的夜市零卖,这样每斤能多卖上两分钱。
林初夏没打算去夜市摆摊,只有两筐西红柿,不值得浪费时间。
她问清了菜站的位置,打算直接把西红柿交到菜站。
秦母不放心,“还是让你大哥去吧。”
这两筐西红柿加起来少说也有七八十斤,林初夏瘦瘦弱弱的,怎么带得了这么重的东西。
林初夏却不打算麻烦秦大哥,既然已经分家了,哪有总麻烦别人的道理。
看了看架筐,对秦汉道,“大哥帮我搭把手就行。”
架筐就是把两个编筐用两根木棍做横梁连接起来,中间正好留车后保护架的宽度,到时候把架框架在自行车后保护架上,既可以多载东西,还可以保持车子的平衡。
像秦家村这样以种菜为主的村子,几乎家家都有这样的筐子。
秦汉也觉得林初夏瘦瘦弱弱的,根本抬不动架框,想让父亲帮忙,林初夏已经在一边准备好了。
他也不好再说什么,走到另一边,做好心理准备,如果弟妹抬不起来,怎么给她个台阶下。
结果一声口令,架筐稳稳地抬起,落在了自行车后保护架上。
林初夏拍了拍手,和他们打了声招呼,推着自行车直接上了路。
秦汉几乎目瞪口呆,这利落劲儿,他敢肯定,他这弟妹的劲头绝对比他媳妇还要大。
行家功夫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,秦父秦母都是地里的老把式了,也都看出来了。
“我还担心阳阳媳妇儿干不了咱们这活,看来是我想多了。”
秦父也道,“当初亲家母不就说了吗,初夏能干。”
当着大儿子的面儿,秦母没有反驳丈夫,不过心里门儿清。
什么二女儿能干,给他们家最好的,多半是他们家大女儿看不上他家秦阳常年不在家,中途反悔了。
想到林初夏这么好的闺女在娘家处处被嫌弃,秦母决定,儿子不在家,她得好好对待儿媳妇。
林初夏不知道她这举动还激起了婆婆的同情心。
她从小在家里干农活。
大姐受宠,小弟又是男孩子,家里就可着她一个人使,早就练了一身力气。
这段时间喝灵泉水,明显力气更大了。
不说什么大力士,至少不比一般男人差。
这不在菜站,别人都看她一个女人,挤来挤去就是匀不上她过分量,林初夏认准一个当,在前边过完分量后,直接把架框提下来放到了秤上。
就连旁边已经抬着筐过来的两口子都看的目瞪口呆,一句难听的话没敢说。
负责过称的李健忍不住吞了口口水。
刚才他就注意到这姑娘了,本想着过完这两份去帮个忙。
小姑娘一个人卖菜不容易,他要不帮忙,估计半天也过不上秤。
没想到他人还没张嘴,人家姑娘自己就把事儿办了。
一扒拉秤砣,连筐带西红柿85斤。
“姑娘,你这性子可够急的,这要是不小心扭到腰,可是一辈子的事儿,”他一边开票一边道。
“就是,你这姑娘张个嘴,谁还不能帮你搭把手?”旁边的大嫂也跟着开口。
林初夏接过单子,核对了上面的数字,这才道,“我是张嘴了,你们也没人听见啊,”她早就排到跟前了,就是抢不上秤,“我也知道大伙儿都着急回去吃晌午饭,人这一饿啊,素质就顾不上了,没办法,我也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,不过还得向你们管理站提点意见,人们不自觉的时候,还得需要站内人员维护秩序,做到最起码的先来后到。”
大嫂脸色一僵,她和丈夫是排在林初夏后边的,要不是林初夏自己把筐搬下来,他们就抢在林初夏前面过秤了。
原本还没觉得什么,哪次卖菜也都这样,这会儿被林初夏就差指名道姓点着鼻子尖骂了,脸上还是臊的慌。
李健一脸笑呵呵的,看着小姑娘乖乖巧巧的,还是个小辣椒,还给他们提起意见来了。
这么多年还没人给他们提意见呢,听着可真新鲜。
没等他笑完,林初夏看了他一眼,“这位同志,帮忙搭把手,西红柿是交到3号仓库吧?”
李健脸上笑容不变,“刚才你不是还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?这会儿怎么就要我带把手了。”
“你都说了我一柔弱女子干力气活伤腰,我不得听人劝吃饱饭啊?给你一次发扬风格的机会,”说完给他使了个眼色。
李健也看到了那边走来的主任,心里更是乐不可支。
这姑娘知不知道领导根本不会管这事儿,主任也只是要去食堂吃饭,路过而已。
不过也没落小姑娘面子,放下笔,帮她把架框又抬到了车子上。
林初夏夸张的道谢,“太谢谢这位同志了,原本还以为我自己办不了这事,没想到世上还是好人多,咱们安城菜站的工作人员,服务太体贴到位了,有你们这样的人民公仆,是我们农民的福气。”
李健忍不住想捂脸:姑奶奶你赶紧走吧,这话你敢说我都不好意思听。
林初夏才不管那些,在众人嘴角抽搐下推着自行车去了3号仓库。
交了西红柿,有挑剩下的,连带着架筐需要回去称重刨皮,这会儿称重处已经换了一位同志。
重新开了单子,拿着两张单子去财务窗口领钱。
8分钱一斤刨去皮剩62斤,一共卖了4块9毛6。
把钱收好,林初夏转转悠悠去了仓库后边。
刚才交西红柿的时候看到这边放着好几辆板车,还有几辆破破烂烂的堆放在墙角。
菜站正是饭点,闲着的都去食堂打饭吃了,离不开人的地方也都换着班吃饭,林初夏就围着几辆破三轮转悠。
“哎,你这姑娘怎么还在这儿?没找到3号库房吗?”
“弟妹是你吗?”秦汉的声音。
估计她今天回去晚,家里着急了。
“大哥,是我。”
有家里人接了,就不用耽误孙家兄妹俩的时间,林初夏转头对兄妹俩道,“秦阳大哥来接我了,你们俩赶紧回去吧,路上注意点安全。”
“行,那我们走了。”
孙炳楠调转自行车,带着孙兰兰往另一个方向走。
手电筒灯光晃动,伴随着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声音,慢慢走远,秦汉也来到林初夏跟前,看着远处的黑影问道,“有人送你回来?”
“是啊,今天回来晚点,他们不放心我一个人,”林初夏实话实说。
黑暗中秦汉皱了皱眉,“那个苏……苏什么松?”
“不是他。”
秦汉把手电给林初夏,他跟在她身后一米处的距离,眉头拧成个疙瘩。
听声音明明是个男人,不是姓苏的还能是谁?
林初夏没注意到秦汉的反应,想起这两天干的事儿,又接着道,“店里新来的两个人,我打算增加一项熟食搭着卖,这样一来原来的人手就不够了。”
“哦。”
秦汉应了一声明白了,弟妹身边又多了一个男人。
不,可能不止一个。
愁人!
………………
林初夏回到家,谢过了秦汉,又跟秦父秦母打了声招呼,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她今天很开心,看到贺老爷子今晚这么高兴,希望他这辈子不会再走那条绝路。
等从空间里洗完澡出来,看着这个属于她和秦阳的房间,突然觉得应该给秦阳写封信。
她拜贺老为师这件事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应该知会他一声。
写完贺老的事,顺便也把店里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,无关其他,秦阳每次的信里都会写一些他的工作日常,投桃报李,她也写上一些。
要不然还真不知道写什么好。
林初夏想起那个有些孩子气的男人抿嘴笑了笑。
当初林佳怡提出让她嫁秦阳,她顺势而为,也只是想逃离林家。
嫁人是离开那个家的唯一办法,既然要嫁人,嫁谁都是嫁,秦阳常年不在家,她更方便做自己的事情。
却没想到秦家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,进门就分家,公婆明事理,大哥大嫂也好相处,如今生意进入正轨,一步步壮大,又认了贺老做师父……
林初夏只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与此同时,小青山李家。
林家怡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地里回到家,直接瘫在了炕上。
她已经后悔和李光远去地里干活了,明明说好她只是搭把手就行,谁知道搭把手的活就要钻进玉米地,一干就是一整天。
偏偏李光远还答应好干完这点活就去找生意做,为了接下来的好日子,她只能咬牙坚持。
“我这可真是娶了个千金大小姐回来,还没见过谁家媳妇儿这么大谱呢,比当婆婆的还架子大,天天等着婆婆做饭送到嘴边上。”
刚休息一会儿,窗外传来了李老太太的声音,林家怡烦躁的闭上眼。
说起来李老太婆和秦阳那个嫂子一样的招人烦,上辈子她被秦阳嫂子阴阳怪气,这辈子又摊上李老太太这个婆婆。
好在李光远向着她,处处帮她说话,这样一想,林家怡心里又平衡了。
想必林初夏在那个家不定怎么被针对呢,秦阳大哥大嫂都能干,林初夏那两把刷子在他们眼里可不够看。
秦阳又不在身边,连个帮说话的人都没有,想想上辈子自己不就是这么过来的。
外边又传来李老太太的声音,林家怡刚想出去回怼两句,就看到李光远从外边推着一辆自行车进了院子。
李老太太顿时找到了主心骨,拉着李光远不知嘀咕着什么,过了一会儿,李光远推门进了屋。
林家怡翻了个身背对着他,冷哼一声,“你妈又跟你告什么状了?”
李光远无奈,“你看看你,又发什么脾气,我这不还没说话呢吗。”
林家怡坐起身看着他,“你还想说什么?让我下地干一天活,回来再伺候你们老的老小的小的吃喝吗?我告诉你,休想!”
“没有没有,你看看你,我怎么会这么想,我妈只是年纪大了,她那么大岁数在外边做饭,你在屋里炕上躺着,这让谁看见也不合适不是?我妈她其实是好意,怕外人说你闲话,下次再有这种情况,你不用干事儿,你就在边上呆着就行。”
“没有下一次,”林家怡哪里不知道在李老太太身边呆着的后果,“你去哪儿了?下次不许你再丢开我出去,咱们一块回家。”
原本这几天俩人一起下地一起回家,李老太太也不会说什么。
今天李光远非说有事,让她先回来,就让李老太太抓了把柄。
“你还有什么事儿非要背着我干不成?”
一提这事,李光远来了精神。
“你不是想做生意吗?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做生意的路子,终于让我找到一门好生意。”
林家怡闻言也是眼前一亮,“什么生意?快说说。”
“卖菜,”李光远得意的抬了抬下巴。
林家怡却皱眉,“卖菜?这算什么生意。”
“对啊,”李光远一脸的兴奋,像是发现了了不得的大秘密,“我跟你说家怡,你别小看了卖菜,我打听过了,普通的菜在咱们地头要比城里夜市便宜好几分钱,一斤菜是两三分钱,10斤菜就是两三毛钱,100斤菜就是两三块钱,一个月下来你算算那是多少钱,比上班工人的工资还要高。”
李光远越说越激动,“就算我每天卖不了100斤,只要一天赚一块钱,一个月就是30块钱,顶一个工人的工资。”
林家怡不想卖菜,说来说去还是老农民的差事,“就不能干点别的吗?”
“我觉得卖菜挺好,这个我懂行,也不需要太多的本钱,就算卖不了,咱们还能自己吃,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”这也是他想破了脑袋想到的主意。
看林家怡还是不太乐意,唯恐她把本钱要回去,轻声哄着她,“现在地里的活儿差不多了,咱们先做小本买卖试试,等到以后本钱多了,咱们再做大生意。”
最新评论